三坟五典
出自 《左传·昭公十二年》
释义:三坟:传说中指伏羲、神农、黄帝的书。五典:传说中指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的书。泛指我国最古老的文献典籍。
现代解析
《三坟五典》这个成语,就像古代图书馆的"镇馆之宝"。它原本指的是传说中三皇五帝时代的珍贵典籍,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上古失传的顶级教科书"。
这个成语有趣在两点:第一,它用数字"三"和"五"这种具体又模糊的说法,既显得很有分量,又带着神秘感——就像我们说"祖传秘方"时不会具体说有几个配方。第二,"坟"和"典"在古代都是指重要文献,但现在我们听着会觉得"坟"字有点吓人,其实它本意是指用泥土块做的书板,就像最早的"硬皮书"。
现在人们用这个成语,多半带着两种意味:要么形容某人的学问深不可测,仿佛读过上古秘籍;要么调侃某些人总爱搬出些谁也查证不了的"古代权威"。比如有人说"他讲道理总爱引用三坟五典",其实就是笑这人喜欢拿冷门古籍装高深。
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能背多少古籍名字,而在于能不能把复杂的道理讲得接地气。就像这个成语本身,虽然顶着古老的名头,但理解起来完全可以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