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壑绵延

出自 唐代 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

释义: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

现代解析

“万壑绵延”这个成语描绘的是一幅壮阔的自然画卷——无数条深谷山沟连绵不断,向远方伸展。它抓住了群山沟壑那种层叠无尽、气势磅礴的特点。

这个成语的精妙之处在于用“万壑”制造视觉冲击(让人瞬间想到无数条山沟纵横交错的画面),再用“绵延”赋予动态感(仿佛山势在眼前活了过来,一直延伸到天边)。它既呈现了静态的山水格局,又暗含了山脉奔涌向前的生命力。

我们生活中也能用这个成语:比如形容成片的古建筑群屋顶高低起伏,可以说“青瓦屋顶万壑绵延”;描写沙漠沙丘的波纹状曲线,也能说“沙丘如万壑绵延”。它比单纯说“很多山”或“很长”更富有诗意,能瞬间激活听众的想象力,在脑海中构建宏大的空间感。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