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家截道

出自 元代 关汉卿 《四春园》

释义:拦路打劫或进人家里抢劫

现代解析

《打家截道》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闯入别人家里抢劫,拦在路上抢夺”,但实际是用来形容一种明目张胆的强盗行为——既霸道又肆无忌惮,连遮掩都懒得做。

它的精髓在于刻画了一种“双重恶行”:
1. “打家”代表侵犯私人领域(比如闯进别人家里),破坏他人安全感;
2. “截道”则是公开作恶(比如拦路抢劫),连公共秩序都不放在眼里。

这种“里外通吃”的嚣张态度,让成语自带画面感。比如现在批评某些黑心商家“既骗顾客钱,又垄断市场”,就可以说他们“简直是打家截道”。

有趣的是,成语里的“家”和“道”一私一公,形成对比,反而让强盗的无法无天显得更离谱——仿佛在说:“这些人坏得毫无底线,哪儿都敢下手!”

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