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瞽之说
出自 《南史·虞寄传》
释义:狂:狂妄。瞽:瞎眼,盲目。指愚妄无知的言论。旧时常用作自谦之辞。亦作“狂瞽之说”。
现代解析
“狂瞽之说”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狂妄盲人的话”,用来形容那些毫无根据、荒唐可笑的言论。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1. “狂”代表狂妄自大,说话的人自以为是,不顾事实;
2. “瞽”原指盲人,这里比喻说话的人像瞎子一样,看不清真相,却还要胡乱指点。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它生动地讽刺了那些不懂装懂、信口开河的人。比如,有人对完全不了解的领域指手画脚,或者编造离谱的谣言,就可以用“狂瞽之说”来形容——既点明了其荒谬,又暗示了说话者的无知和傲慢。
它的魅力在于用简单的比喻,一针见血地戳破某些言论的虚假性,让听者瞬间明白:这种话不值得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