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恶余殃
出自 《易经·坤卦·文言曰》
释义:’è-yúyāng 指多行不善,子孙必有恶报积善余庆,积恶余殃。——南朝宋· 释法明《答李交州难佛不见形》
现代解析
“积恶余殃”这个成语讲的是:一个人如果长期做坏事,这些恶行会像存钱一样越积越多,最终给自己或后代招来灾祸。
打个比方,就像往河里倒垃圾,一次两次看不出问题,但日积月累,河水终会发臭,鱼虾死光,最后连累住在河边的人喝不上干净水。成语中的“积恶”就是长期作恶,“余殃”强调恶果不会凭空消失,要么报应在自己身上,要么连累家人后代。
它的核心有两点:
1. 恶行会累积:不是做一次坏事就立刻遭殃,但长期作恶等于给自己埋雷。
2. 后果会蔓延:就像污染会扩散,恶行的负面影响往往超出作恶者本人,波及无辜。
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别以为做坏事能“占便宜”,短期可能侥幸,但长期必然付出代价,甚至祸延子孙。比如贪污受贿的人,就算自己暂时没被抓,也可能连累家人担惊受怕,或让孩子学坏走上歪路。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因果报应”的现实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