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马悬崖

出自 清代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

释义: 同“[[悬崖峭壁]]”。

现代解析

“勒马悬崖”这个成语描绘的是这样一幅惊险画面:一个人骑着马狂奔到悬崖边,在千钧一发之际猛然拉住缰绳,让马匹前蹄腾空停在悬崖边缘。它最精彩的地方在于用四个字就拍出了一部“动作大片”,把那种命悬一线的紧张感和果断的救场行动浓缩成了文字。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传递两种重要智慧:一是对危险的敏锐预判,就像老司机开车时能提前发现潜在风险;二是展现绝境中及时止损的决断力,好比炒股发现行情不对立刻平仓。它提醒我们,生活中很多危机其实有缓冲期,关键是要在最后关头前踩刹车。

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自带电影般的张力。你读到它时,脑海里会自动播放马蹄碎石滚落悬崖的音效,比直接说"及时改正错误"生动一百倍。现在人们常用它形容在犯错边缘及时回头,比如贪官收手、赌徒戒赌,都算得上是现实版的"勒马悬崖"。

纪昀

纪昀 jǐ yún (1724年6月-- 1805年2月),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