蹑足潜踪

出自 元代 王实甫 《西厢记》

释义: 轻挪脚步,隐蔽行踪,使人不易察觉他蹑足潜踪地走了过来

现代解析

“蹑足潜踪”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踮着脚走路,隐藏踪迹”,核心讲的是“偷偷行动,不让人发现”。

拆解一下:
- “蹑足”:像猫一样轻手轻脚,生怕发出声音。比如你想半夜溜去厨房偷吃零食,怕被爸妈发现,就得“蹑足”。
- “潜踪”:藏好自己的行踪,不留痕迹。比如武侠片里的大侠跟踪坏人,得躲躲藏藏,不能暴露自己。

用在哪里?
1. 现实场景:形容人做事小心翼翼,比如同事想悄悄准备惊喜派对,就得“蹑足潜踪”别让主角发现。
2. 文学描写:小说里刺客执行任务,或者动物捕猎时的动作,常用这个词增加紧张感。

背后的智慧:
这成语不仅形容动作轻,更强调一种“策略性隐藏”。比如职场中有人暗中观察局势再行动,或者竞争中低调积累实力,都属于“蹑足潜踪”的智慧——不张扬,但目标明确

幽默联想:
想象一下,你偷偷拆开朋友送的礼物想提前看一眼,结果包装纸“哗啦”一响……这就是“蹑足潜踪”失败现场!

总结:
它把“偷偷摸摸”这件事说得既文雅又生动,比直接说“鬼鬼祟祟”更有画面感,还带点谋略的意味,是中文里一种含蓄又精准的表达。

王实甫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