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文巧劾

出自 《北史·苏绰传》

释义:用巧妙的手段,网织罪名,陷人于罪

现代解析

“深文巧劾”这个成语拆开看很有意思:“深文”指的是把法律条文抠得很细,甚至钻牛角尖;“巧劾”就是用巧妙的手段给人罗织罪名。合起来就是形容古代一些官员玩弄法律手段,故意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给人强加罪名的行为。

举个例子:好比有人偷了一袋米,按律该打二十大板。但“深文巧劾”的官员会翻出三百年前的法律,说偷米属于“盗取皇粮”,再牵强附会说米袋颜色像官服,最后给人家定个“谋反”的死罪——明明是小过错,硬被他们用法律包装成重罪。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揭露了权力与法律结合产生的荒诞:看似句句依法办事,实则把法律变成害人的工具。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要警惕这种“拿着条文当武器”的行为,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法治精神,是用法律保护人,而不是用条文陷害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