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消红减

出自 宋代 柳永 《八声甘州》

释义:形容女子姿容减退。

现代解析

《翠消红减》这个成语描绘的是色彩逐渐褪去的景象,字面意思是"翠绿消散、鲜红减退"。它像一幅动态的褪色画卷,生动表现了事物由盛转衰的过程。

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用颜色变化说人生道理。就像我们看一棵树,春天嫩绿(翠),夏天深绿,秋天叶子变红(红),冬天就枯萎了——颜色越来越淡(消减)。这个过程可以比喻:
1. 形容美人容颜衰老,就像鲜花凋零
2. 比喻热闹场面渐渐冷清,好比派对散场后的寂静
3. 指代青春活力消退,如同运动员退役后的状态

它比直接说"衰败"更含蓄优美,通过色彩渐变让我们感受到: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种表达既形象,又留给人想象空间,比直白说"不行了"更有味道。就像看老照片褪色,自然能体会到时光流逝的惆怅。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