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过饰非

出自 清代 袁枚 《随园诗话》

释义:掩饰过错。

现代解析

“补过饰非”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修补过错,掩饰错误”,但实际用来形容一种“用表面功夫掩盖问题”的行为。就像一个人打碎了花瓶,不去承认错误,反而用胶带粘起来假装没事,或者用布盖住假装不存在——表面上好像问题解决了,其实根本问题还在,甚至可能变得更糟。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揭露了一种“自欺欺人”的心态。生活中常见这类现象:比如工作中出了差错,不是去反思改进,而是找借口推脱;学习跟不上,不是努力补课,而是抄作业应付检查。这种行为短期看似省事,长期却会积累更大的麻烦。

它的魅力在于用四个字就精准戳中了人性弱点——我们总想逃避责任,维护面子,但真正的成长恰恰需要直面错误。成语提醒我们:与其花心思“遮丑”,不如诚实改正,否则就像用纸包火,终会暴露得更难看。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