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遁俗无闷”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避开世俗却不感到苦闷”,形容一种超脱自在的生活态度。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的精髓:
1. 不是逃避,而是选择
它讲的不是消极躲世,而是主动远离浮躁的圈子。就像现代人偶尔关掉手机、去郊外散步,不是厌世,而是给自己留一片清净。
2. 内心自足的关键
重点在“无闷”——很多人离开人群会孤独,但这个成语形容的人即使独处也充实。好比有人在家读书、练字能乐在其中,不需要外界热闹来填补空虚。
3. 一种生活智慧
它提醒我们:不必盲目迎合世俗标准。比如有人放弃高薪去乡村种花,旁人觉得可惜,他自己却悠然自得——这就是“遁俗无闷”的现实版。
简单说,这个成语赞美的是“能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并且真正享受这种状态”的能力。在压力大的今天,这种既能融入社会、又懂得适时抽离的智慧,反而更显珍贵。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