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林而畋

出自 宋代 秦观 《李训论》

释义:同'焚林而田',田:同“畋”,打猎。烧毁树林以猎取野兽。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现代解析

“焚林而畋”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为了抓到猎物,干脆放火烧掉整片森林。听起来很极端对吧?它的核心讽刺的是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用毁灭性手段达成目标的行为。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有人为了快速提高考试成绩,通宵死记硬背所有题目,结果考试时身体垮了——这就是典型的“焚林而畋”。看似短期内达到了目的,实际上毁掉了持续学习的能力。

这个成语最精妙的地方在于,它用夸张的狩猎场景揭示了一个永恒的道理:真正聪明的人会保护“森林”(长远发展的基础),用可持续的方式获得“猎物”(目标)。就像现代企业如果为了季度报表疯狂压榨员工,看似业绩漂亮,实则透支了团队生命力。

它提醒我们:任何值得追求的目标,都不应该用“烧掉未来”的方式去实现。这种智慧放在环境保护、职业发展甚至教育领域都同样适用。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