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三倒四

出自 明代 许仲琳 《封神演义》

释义:形容说话、做事错乱,没有条理。

现代解析

“颠三倒四”这个成语很好懂,就是形容一个人说话做事乱七八糟,毫无条理。比如有人讲故事,一会儿说开头,一会儿跳到结尾,中间还漏掉重要情节,听得人一头雾水——这就是典型的“颠三倒四”。

这个成语的画面感特别强:你想象一下把数字“3”和“4”胡乱颠倒摆放,正常的顺序完全被打乱,自然就会显得混乱。生活中这种情况很常见:有人汇报工作东一句西一句,或者写文章前言不搭后语,甚至收拾东西时把袜子塞进冰箱——这些都可以用“颠三倒四”来形容。

它比直接说“混乱”更生动,因为用数字错位来比喻,让人一听就能联想到顺序错乱的样子。不过要注意,这个成语通常带点批评意味,形容因为马虎或能力不足导致的混乱,和“天马行空”这种有创意的乱不一样。

许仲琳

许仲琳(约1560—约1630),亦作陈仲林,号钟山逸叟,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人,生平事迹不详,明朝小说家。他生活在明代中后期。著有知名小说《封神演义》,因此而得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