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中有细

出自 明代 吴承恩 《西游记》

释义:在粗疏之中也有很细心的地方。常用来指人做事粗鲁或人的性格粗犷,但又有着很细致的用心。

现代解析

“粗中有细”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粗糙的外表下藏着细腻的心思”,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看似大大咧咧,实际上暗藏巧妙或周全的考虑。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
一个装修工人干活时动作麻利,敲敲打打看似随意,但最后墙角收边、电线走位却做得整整齐齐——这就是“粗中有细”。他表面粗放,实则心里有谱,关键细节一点不马虎。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打破“粗糙”和“精细”的对立。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能人往往不靠花架子,而是用最直接的方式解决问题,同时把关键环节处理得妥帖。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大侠,招式看似简单,实则每一招都藏着后手。

它的魅力在于传递了一种智慧:不必处处显摆精致,但在真正影响成败的地方,一定要有细腻的功夫。这种“外松内紧”的处世方式,既高效又不易被看透,是一种实用的生活哲学。

吴承恩

(1500—1582)明小说家。山阳人,字汝忠,号射阳山人。科举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后任浙江长兴县丞。耻为五斗米折腰,拂袖而归,专意著述。自幼喜读野言稗史、志怪小说,善谐谑,晚年作《西游记》,叙述唐高僧玄奘取经故事。另有《射阳先生存稿》、《禹鼎志》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