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哀矜惩创”这个成语,表面看似矛盾,实则蕴含深刻的人文智慧。我们可以拆解为两个动作来理解:
1. 哀矜(同情):就像看到犯错的人摔得满身泥泞,第一反应不是嘲笑,而是伸手想扶他一把。这种"心疼式的严厉"体现的是对犯错者处境的理解。
2. 惩创(惩戒):扶起来之后,会认真告诉他哪里踩错了导致摔倒,甚至让他自己清理弄脏的地面。这种惩戒不是为羞辱,而是帮他记住教训。
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带着温度的管教"。比如优秀老师批评学生时,既会指出错误,又会说"我相信你能改好";明智的父母惩罚孩子后,往往会给个拥抱——这就是"哀矜惩创"的现实演绎。
它反对两种极端:纯粹的暴怒责罚(缺少怜悯),或无原则的纵容(缺少规训)。真正有力量的管教,永远建立在"我希望你变好"的善意基础上。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