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崩离析
出自 《论语·季氏》
释义: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崩溃。[近]四分五裂。
现代解析
“分崩离析”就像一栋原本结实的老房子,因为年久失修,各个部分开始松动脱落——房梁歪斜、瓦片掉落、墙壁开裂,最后轰然倒塌。这个成语生动描绘了事物从内部逐渐瓦解的过程。
核心在于“从内而外的崩溃”:
1. 不是被外力打碎,而是自身结构出了问题。比如团队人心涣散、企业管理制度失效,表面还在运转,内部早已千疮百孔。
2. 崩溃是渐进式的。就像剥洋葱,一层层剥离,最初的小裂缝最终导致整体解体。历史上很多王朝灭亡前,往往先出现地方割据、政令不通的情况。
3. 带着悲剧色彩。原本完整的体系(家庭、组织、国家)不可逆地走向破碎,像打翻的积木,很难恢复原状。
使用时特别适合形容:看似强大却隐患重重的事物,比如“看似盈利的公司因内部贪腐分崩离析”。比“四分五裂”更强调崩溃的过程性,比“土崩瓦解”更突出内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