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精殚思

出自 明代 宋濂 《〈葬书新注〉序》

释义:同'研精竭虑',专心研究,尽力思考。

现代解析

“研精殚思”这个成语,说的是一种特别专注、特别投入的思考状态。就像你遇到一个特别难解的数学题,或者一个让你特别着迷的科学问题,你会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上面,反复琢磨,连吃饭睡觉都在想,直到彻底弄明白为止。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两点:一是“研精”,就是像打磨玉石一样,对问题反复推敲,不放过任何细节;二是“殚思”,就是把自己的全部脑力都用上,甚至想到筋疲力尽也不放弃。它描述的是一种既需要耐心又需要毅力的思考过程。

这种状态其实我们生活中都体验过。比如程序员调试代码时反复检查每一行,作家为一个句子修改几十遍,科学家为实验数据苦思冥想——这些都是“研精殚思”的生动体现。它告诉我们,真正有价值的成果,往往来自这种全身心投入的思考过程。

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