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可辨

出自 《登泰山观日出》

释义:历历:分明,清楚。可以清晰地辨别清楚。

现代解析

“依稀可辨”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模模糊糊还能辨认出来”。它就像你远远看见一个熟人的背影,虽然看不清脸,但通过走路的姿势或衣服的颜色,大概能猜到是谁;或者像老照片褪色了,细节模糊了,但人物的轮廓还能认得出。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抓住“模糊与清晰之间的临界点”——既不是一目了然,也不是完全认不出来,而是需要你调动记忆或经验去“补全”缺失的信息。比如:
- 历史古迹的碑文被风化,但仔细看还能认出几个字;
- 老人回忆童年往事,虽然细节模糊了,但重要片段依然鲜活;
- 隔着毛玻璃听人说话,声音断断续续,但能明白大意。

它既有对“痕迹留存”的欣慰(还能辨认),又暗含“岁月磨损”的遗憾(不再完整),常用来形容记忆、痕迹、声音等抽象事物。用这个词时,往往带着一种“虽然不完美,但足够珍贵”的情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