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羹涂饭

出自 清代 钱谦益 《答唐训导论文书》

释义:见'尘饭涂羹',涂:泥。羹:用肉或菜做成的汤。用泥土做的饭,用稀泥做的汤。本指儿童游戏。后用来比喻以假当真或没有用处的东西。

现代解析

“尘羹涂饭”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用尘土做的汤,用泥巴煮的饭”,听起来就让人倒胃口。它用来形容那些虚假空洞、毫无实际价值的东西,就像端出一碗根本不能吃的“假饭菜”糊弄人。

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用最日常的生活场景(吃饭)来戳穿虚伪。比如有人吹得天花乱坠的项目,结果根本落不了地,就是“尘羹涂饭”;或是某些形式主义的表面功夫,看起来热热闹闹,实则对老百姓毫无用处,也配得上这个形容。它比直接说“假大空”更生动——连泥巴饭都敢端上桌,可见忽悠人的胆子有多大。

它的警示意义在于提醒我们:无论是做事还是看人,都要穿透表面,看清本质。别被花里胡哨的“尘土汤”蒙蔽,要实实在在能“入口”的东西才靠谱。

钱谦益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