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出望外

出自 宋代 苏轼 《与李之仪书》

释义:因遇到出乎意料的好事而高兴。

现代解析

“喜出望外”这个成语就像拆开一个普通礼物盒,突然发现里面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那种开心劲儿完全超出了原本的期待。

举个生活例子:你加班到很晚,想着回家只能吃泡面,结果推门发现家人给你留了热乎乎的饭菜,还摆好了碗筷。这时候你嘴角不自觉上扬的感觉,就是“喜出望外”。它比一般的开心更强烈,带着惊喜的甜味,就像生活突然送了你一份“情绪红包”。

这个成语妙在四个字画出了心情过山车:“喜”是结果,“望外”是反差。我们常说“喜从天降”,但“喜出望外”更接地气——它可能来自爱人的小惊喜、同事的暖心帮助,甚至是雨天陌生人递来的半把伞。这种快乐之所以珍贵,正因为它突破了我们对日常的平淡预期,像阴天里突然露脸的太阳。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