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格

出自 清代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

释义:谓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现代解析

“自成一格”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自己形成一种风格”,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有独特的个性,不模仿别人,走自己的路。

比如,一个画家不跟风流行画法,而是用自己独创的笔触和色彩,画出别人模仿不来的作品,这就是“自成一格”。再比如,一家小店不学连锁品牌的套路,而是用自己特有的装修、产品和服务吸引顾客,也能说是“自成一格”。

它的核心魅力在于“独特”和“自信”——不盲目追随大众,敢于坚持自己的特点,最终形成别人无法替代的价值。就像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活出自我,才能留下独特的印记。

反过来说,如果一味模仿别人,反而容易失去自我。所以这个成语既夸赞独特性,也暗含鼓励:大胆做自己,才能脱颖而出。

赵翼

赵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