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诌乱道

出自 清代 曹雪芹 《红楼梦》

释义:胡诌,随意胡说。

现代解析

“胡诌乱道”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瞎编乱造、胡说八道”,形容人说话毫无根据,东拉西扯,甚至编造虚假内容。它的精髓在于生动刻画了两种不靠谱的行为:

1. “胡诌”:像随手抓一把芝麻撒地上,嘴里蹦出来的话全是临时瞎编的,比如为了吹牛现编故事,或者不懂装懂硬凑答案。
2. “乱道”:说话像没指南针的陀螺,前后矛盾、逻辑混乱,比如把神话传说和科学事实混为一谈,还觉得自己挺有道理。

生活里的例子
- 有人把道听途说的谣言添油加醋传播,还说得头头是道;
- 网络营销号用“专家说”开头,实际内容全是编造的伪科学。

它的魅力在于用四个字精准戳破那些“一本正经忽悠人”的行为,提醒我们:对信息要擦亮眼睛,别被花言巧语带偏。同时也带点幽默感——比如朋友吹牛时笑他“你又胡诌乱道了”,比直接说“你撒谎”更轻松有趣。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