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上雨旁风》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头顶下雨,身边刮风”,用来形容处境艰难、四面受困的状态。
想象一下:一个人走在路上,天上大雨倾盆,衣服湿透了;同时狂风从侧面猛吹,伞都撑不稳,整个人被自然力量前后夹击,狼狈不堪。这就是成语描绘的画面感——内外交困,无处可逃。
它的精髓在于用极简的自然现象,比喻人生中遇到的复杂困境。比如:
- 工作上被领导批评,回家又遇到家庭矛盾;
- 生意亏损时,又碰上突发意外需要花钱;
- 身体生病的同时,心理压力也巨大……
这些“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场景,都能用“上雨旁风”生动概括。成语的魅力在于,不需要复杂解释,一听就能让人共情那种“被现实围剿”的无奈感,比直接说“我好难”更有画面冲击力。
使用注意:这个成语偏书面化,日常口语中更常说“雪上加霜”或“祸不单行”,但“上雨旁风”更强调“同时遭受多重打击”的被动状态。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