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踪无影

出自 清代 曹雪芹 《红楼梦》

释义:同'无影无踪',影:影子。踪:脚印,踪迹。一点影子、踪迹也没有。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也作“无踪无影”。

现代解析

“无踪无影”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没有踪迹,没有影子”,就像一阵风吹过却没留下任何痕迹。它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彻底消失、毫无线索的状态,强调“完全找不到”的意味。

举个例子:
- 如果一个小偷作案后躲得特别隐蔽,警察搜遍全城都找不到他,可以说“小偷逃得无踪无影”。
- 生活中也常用它表达“突然彻底消失”的感觉,比如“他挂断电话后,整个人就无踪无影了”,让人感到意外又疑惑。

这个成语的妙处在于用“踪”和“影”这两个具体的东西(脚印、影子)来比喻抽象的“线索”,让“消失”变得更生动。它比单纯说“不见了”更有画面感,能让人联想到侦探找线索时扑空的场景,或者神秘事件中离奇消失的悬念。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