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九格

释义:犹三六九等。

现代解析

“三等九格”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其实它讲的是古代社会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老观念。咱们拆开看:

“三等”就是上、中、下三大类,好比现在说的一线、二线、三线城市;“九格”是把每个大类再细分成三个小档,就像把一线城市又分成超一线、强一线、普通一线。

古人用这个成语时,往往带着点讽刺——明明都是人,非要像分猪肉似的划出高低贵贱。比如《红楼梦》里丫鬟们有“大丫鬟”“小丫鬟”的区别,连吃饭穿衣都按等级来,这就是活生生的“三等九格”。

现在用这个成语,多半是批评那些死板的分级制度。比如职场里论资排辈,不看能力光看工龄;学校里把学生按成绩分“重点班”“普通班”,这些都可以说是“三等九格”的现代版。

它提醒我们:分类是为了方便管理,但千万别让冷冰冰的等级标签,盖住了每个人独特的价值。就像图书馆给书贴标签是为了好找,而不是说哲学书就比小说高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