桴鼓相应

出自 班固 《汉书·李寻传》

释义:桴:鼓槌。用鼓槌击鼓,鼓即发声。比喻相互应和,配合紧密。

现代解析

“桴鼓相应”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鼓槌和鼓互相配合”,用来形容两者配合得非常默契,就像打鼓时鼓槌一敲下去,鼓立刻发出声响一样自然流畅。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的精髓:

1. 核心是配合:就像篮球比赛中传球和投篮的完美衔接,或者音乐会上指挥和乐团的同步协作,强调的是双方不需要过多沟通就能自然呼应。

2. 快速反应:比如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和物资调配的关系——哪里出现疫情(鼓槌落下),医疗资源立刻到位(鼓声响起),体现的是高效的联动能力。

3. 因果关系:就像按下开关灯就亮一样,形容一种必然的、即时的对应关系。比如老师提出问题(桴),学生马上回答(鼓),展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用生活中最常见的打击乐场景,把抽象的“默契配合”变得具体可感。我们工作中团队协作、生活中夫妻默契,甚至手机和充电器的“随插随用”,都可以用“桴鼓相应”来形容这种行云流水般的配合状态。

班固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