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烟花雾

出自 元代 张可久 《落梅风·春晚》

释义:形容春色迷濛的景象。

现代解析

《柳烟花雾》这个成语描绘的是一幅春日里朦胧柔美的自然画卷。

"柳烟"指的是初春柳枝抽芽时,远望如淡绿色轻烟缭绕的景象。新生的柳叶细密柔软,在微风中摇曳时,就像一团团青烟浮在枝头,带着生机勃勃的湿润感。

"花雾"则形容繁花盛开时,花瓣在阳光下蒸腾出的氤氲气息。尤其是成片的花树(如桃花、樱花)绽放时,远远看去仿佛笼罩着一层粉白色的薄雾,既鲜艳又带着梦幻的模糊感。

整个成语用两种最具代表性的春景叠加,通过"烟"和"雾"这两个缥缈的意象,精准捕捉到春天那种清新、柔和、稍纵即逝的特质。它不仅能让人立刻联想到具体画面,更暗含对美好事物朦胧易逝的感慨——就像柳烟一吹就散,花雾见阳即融,这种美总是带着淡淡的惆怅。

使用时既可以单纯描写春景(如"湖畔柳烟花雾,正是踏青时节"),也能隐喻转瞬即逝的繁华(如"年少欢愉如柳烟花雾,回首已成追忆"),既有画面感又含人生况味。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