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虫鱼之学”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研究虫子、鱼类的学问,听起来像是搞生物研究的。但它的实际含义可有趣多了——专门用来调侃那些死抠字眼、钻牛角尖的学问。
举个例子:有人研究《红楼梦》,不分析人物故事,却花十年考证“林黛玉用的胭脂是什么牌子”,这就叫“虫鱼之学”。它讽刺的是那种看似认真,实则脱离实际、纠缠细枝末节的学术态度,就像整天盯着蚂蚁打架或鱼鳞有几片,却忘了抬头看世界。
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用“虫鱼”这种微小事物作比喻,既形象又带点幽默。它提醒我们:学问要有价值,得接地气。就像吃饭不能光数米粒,读书也不能只抠标点符号。真正的智慧,永远在生活的大江大河里,而不在水缸里养的小鱼小虾身上。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