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音信
现代解析
《陇头音信》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从陇山那头传来的消息",但它实际表达的是"远方亲人的音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1. 情感内核:它抓住了人类最朴素的情感——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就像今天父母盼着外地孩子的电话,古人站在陇山这头,盼着山那边的家书。
2. 画面感极强:成语自带电影镜头般的画面——一个人站在黄土高原的陇山上,望着蜿蜒的山路,等待邮差的马蹄声。这种等待的焦灼,古今相通。
3. 含蓄的表达艺术:不直说"我想家人了",而是用"陇头传来的音信"这种具体场景来表达思念,就像现代人说"等你的微信小红点"一样生动。
4. 历史温度:成语里藏着古代通讯不便的印记。现在一个视频电话就能解决的问题,在古代要跨越千山万水,更显家书的珍贵。
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把绵长的思念压缩在四个字里,让千年前的等待与今天的我们依然能产生共鸣——无论科技如何发达,等待重要的人消息时,那份心情古今相同。
高明
高明(约1305~约1371) 元代戏曲家。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受业于县人黄溍时,成古典名剧《琵琶记》。元代戏曲作家。瑞安属古永嘉郡,永嘉亦称东嘉,故后人称他为高东嘉。他的长辈、兄弟均能诗擅文。他曾从名儒黄□游,黄为官清廉,并以至孝见称。高明的思想、品格受家庭、老师影响颇深。明代万历刻本《琵琶记》插图高明青年时期用世之心很盛,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以《春秋》考中进士,历任处州录事、江浙行省丞相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职。高明为官清明练达,曾审理四明冤狱,郡中称为神明。他能关心民间疾苦,不屈权势,受到治下百姓爱戴,处州期满离任时,百姓曾为他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