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缊请火

出自 《汉书·蒯通传》

释义:用乱麻搓成引火物,持之向邻家讨火点燃。《汉书.蒯通传》:'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缊请火于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斗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韩诗外传》卷七亦有此说,'缊'作'藴'。后用为求助于人之典。唐李德裕《积薪赋》:'时束缊以请火,访蓬茨于善邻。'缊,一本作'藴'。亦省作'束缊'﹑'束藴'。唐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君启》:'是以临邛遣妇,寄束缊于齐邻;邯郸下客,效处囊于赵相。'宋林逋《和酬周寺丞》:'门横野水席凝尘,束缊谁能问乞邻?'亦用为不出儿媳之典。

现代解析

“束缊请火”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捆起乱麻去借火”,背后藏着个聪明的小智慧。

想象一下:邻居家灶台熄火了,你想帮忙但直接开口借火可能被拒绝。这时候你抱着一捆乱麻过去,故意说:“哎呀,我家麻绳太乱了,想借您的火理一理。”邻居一听就懂——你其实是变着法子给他送引火材料,还顾全了他的面子。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用委婉的方式解决难题。它教我们两点:
1. 换位思考:与其硬邦邦提要求,不如站在对方角度找双赢的办法。
2. 巧用智慧:就像用乱麻“打掩护”,生活中把尖锐的问题包装成自然的举动,反而更容易达成目标。

比如同事工作卡壳,你不说“我来教你”,而是拿份资料过去:“我这方案有点拿不准,咱一起讨论下?”既维护对方自尊,又暗中提供了帮助——这就是“束缊请火”在现代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