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蓑青笠

出自 唐代 张志和 《渔父歌》

释义:绿草编的蓑衣,青竹编的斗笠。形容渔翁的打扮。

现代解析

《绿蓑青笠》描绘的是身披绿色蓑衣、头戴青色斗笠的渔夫形象。这个成语通过两种简单衣着的颜色搭配,瞬间勾勒出江湖渔者的潇洒身影——不需要复杂描述,绿与青的碰撞自带画面感,仿佛能闻到水汽、听到桨声。

它妙在"以衣代人"的巧思:不直接说"渔夫",而用最具标志性的劳作装束指代,让读者自然联想到烟波中的隐逸生活。这种表达就像现代人用"白大褂"代指医生一样生动。更绝的是颜色选择:蓑衣本多是棕黄色,但"绿"字暗含雨打青苔的湿润感;"青笠"的冷色调又与绿蓑形成层次,像一幅水墨画的点睛之笔。

这个成语藏着古人观察生活的智慧——从平凡劳动者的穿着中发现诗意,用最朴实的元素传递悠远意境。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透过这四个字,看见那个不需要滤镜的天然世界:一叶扁舟,一人独钓,江湖风雨都化作衣衫上的青绿。

张志和

张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人,祖籍浙江金华,先祖湖州长兴房塘。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万字,《大易》十五卷,有《渔夫词》五首、诗七首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