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豪杰

出自 清代 李渔 《玉搔头·逼氛》

释义:指绿林中出众的人物。

现代解析

“绿林豪杰”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绿色山林里的英雄好汉”,但它的内涵可不止这么简单。

咱们可以拆开来看:
1. 绿林:原指西汉末年的一群反抗朝廷的起义军,他们藏在山林里打游击。后来泛指那些在民间反抗压迫、劫富济贫的草莽英雄。
2. 豪杰:就是有胆识、讲义气、敢作敢当的人物,比如《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

合起来,“绿林豪杰”形容的是那些不屈服于权贵、靠自身本事行侠仗义的人。他们可能出身平凡,但敢为弱者出头,甚至对抗不公的规则。

为什么这个词有魅力?
- 它自带一种“野路子英雄”的浪漫,比如武侠小说里的大侠,不按套路出牌,却坚持正义。
- 也暗含对体制的反抗精神,普通人面对压迫时,这种“豪杰”形象就成了理想的寄托。

注意:这个词虽然褒义居多,但古代官方常贬称他们为“绿林盗”,因为立场不同。今天用它,更多是赞美那种不拘一格、敢于斗争的气魄。

李渔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兰溪夏李村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一生著述丰富,著有《笠翁十种曲》(含《风筝误》)、《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闲情偶寄》、《笠翁一家言》等五百多万字。还批阅《三国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谱》等,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艺术天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