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君罔上

出自 元代 杨朝英 《叹世》

释义:欺骗、蒙蔽君主。

现代解析

“欺君罔上”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欺骗皇帝,蒙蔽上级”,但它的内涵远不止于此。我们可以把它拆解成两部分来看:

1. “欺君”
这里的“君”不单指皇帝,更代表权威或规则。比如员工伪造数据骗老板,学生考试作弊骗老师,都属于“欺君”。这种行为本质是利用信息差,让上位者做出错误判断。

2. “罔上”
“罔”是蒙蔽的意思,强调用手段让上级失去判断力。比如有人故意报喜不报忧,用片面信息营造假象,让领导误判形势,这就是典型的“罔上”。

现实意义
这个成语像一面照妖镜,戳穿了古今中外职场、官场甚至家庭中常见的权力博弈。它提醒我们:
- 对下位者:耍小聪明骗得了一时,但真相总会暴露,最终自食恶果。
- 对领导者:警惕被下属制造的“信息茧房”困住,要多渠道验证事实。

生动比喻
就像给皇帝穿“皇帝的新衣”,骗子们合伙演戏,让所有人假装看见不存在的华服。结果一个孩子戳破谎言——这就是“欺君罔上”必然破产的结局。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它用四个字就道破了权力关系中“欺骗+蒙蔽”的组合拳,至今仍是警醒世人的利器。

杨朝英

元代文学家,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未详,《录鬼簿》及《录鬼簿续编》皆失载。青城(青城县有二,一在今山东,一在今四川,论者多以为杨朝英是)人。曾任郡守、郎中,后归隐。他最重要的贡献是选录元人散曲,辑为《乐府新编阳春白雪》、《朝野新声太平乐府》二集,人称“杨氏二选”。选辑认真,搜罗甚富,元人散曲多赖以传世,“二选”是研究元代散曲的重要资料。同时他也是一位散曲作家,作品存小令约27首,见于“二选”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