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三班六房”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三个班次,六个部门”,但实际是用来形容古代官府中复杂繁琐的办事流程和臃肿的机构设置。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家公司,部门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盖章要找A部门,签字要等B领导,审批还得经过C、D、E几个环节,跑断腿都办不成一件事。这就是“三班六房”讽刺的现象:机构叠床架屋,办事效率低下,老百姓想办点事得层层折腾。
它的精髓在于用简单的数字组合(三和六),生动戳中了官僚主义的痛点:人浮于事、程序冗长。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用它调侃那些“盖章马拉松”“踢皮球式办公”的现象,既有历史感,又不过时。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