撅天扑地

出自 元代 武汉臣 《玉壶春》

释义:形容尽量搜括。

现代解析

“撅天扑地”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顶破天、扑到地”,形容人做事极端拼命,不顾一切地往上冲或往下扑,像要把天捅个窟窿、把地砸个坑似的。

它的精髓在于刻画两种极端状态:
1. 不顾后果的蛮干:比如有人为了争一口气,砸锅卖铁也要和人较劲,就像“撅天”一样,非要争个高低,结果可能两败俱伤。
2. 孤注一掷的投入:比如创业者押上全部身家拼一把,像“扑地”一样豁出去,成则翻身,败则一无所有。

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画面感极强——一个人张牙舞爪地“顶天踩地”,显得既滑稽又悲壮。它提醒我们:拼命精神虽可贵,但过度极端反而容易失控。就像跳得太高会摔狠,钻得太深会卡住,生活中有时需要“留三分力”。

武汉臣

武汉臣,元代戏曲作家。济南(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字号不详。作杂剧12种,今存《散家财天赐老生儿》、《李素兰风月玉壶春》、《包待制智赚生金阁》3种。(后二剧《元曲选》作“武汉臣撰”。《录鬼簿》武汉臣名下未著录,息机子本《元人杂剧选》作"无名氏撰")《虎牢关三战吕布》仅存残曲,余皆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