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目睽睽

出自 唐代 韩愈 《郓州溪堂诗并序》

释义:[with everybody watching;all eyes centre on sth

现代解析

“万目睽睽”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暴露在众人的注视之下,完全无法隐藏。它像一盏无形的聚光灯,照出公开场合中那种无处躲藏的紧张感。

举个生活例子:就像你上课偷偷吃零食,以为没人发现,结果全班同学突然齐刷刷转头盯着你——这种“社会性死亡”的瞬间,就是“万目睽睽”的生动体现。它传递的不仅是“被围观”的状态,更暗含一种压力:当所有人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聚焦时,任何小动作都会被放大检视。

这个成语的智慧在于,它提醒我们公共场合的透明法则。比如明星出轨被全网监督,或是官员贪污被群众举报,都属于“万目睽睽”的现代版。它既是警告(做事要经得起众人审视),也是保障(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那些以为能暗箱操作的人,最终都会在这个成语面前现出原形。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