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雨鬓风鬟”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被雨水打湿的两鬓,被风吹乱的发髻”,用来形容人在风雨中奔波劳碌的狼狈样子。
它的精髓在于用简单的自然景象(风雨)和身体细节(鬓发),生动传递出人的艰辛状态。比如:
- 画面感强:不用直接说“辛苦”,而是用“头发被吹乱、雨水顺着鬓角流下”的细节,让人瞬间联想到一个人在风雨中匆忙赶路的场景。
- 含蓄有韵味:比起直白地说“生活不易”,它用风雨的意象暗指人生困境,鬓发凌乱则暗示主人公的疲惫,留给人想象空间。
现代使用场景举例:
- 描述职场人加班到深夜:“连轴转了一周,她雨鬓风鬟地挤进地铁,连口红都忘了补。”
- 比喻创业艰难:“那几年他雨鬓风鬟,跑遍大半个中国拉投资。”
魅力所在:短短四个字,既有自然的力量感(风雨),又有人物的脆弱感(凌乱的头发),矛盾中透出坚韧,是中文里“用形象说故事”的典型代表。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