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老慈幼

出自 清代 曹雪芹 《红楼梦》

释义:见“[[敬老慈幼]]”。

现代解析

“爱老慈幼”这个成语讲的是对待老人和孩子该有的态度,核心就四个字:尊老爱幼。

拆开看,“爱老”不是简单给老人送点吃的用的,而是发自内心敬重他们。老人就像一本活历史书,他们走过的桥比年轻人走过的路还多。对老人说话轻一点,做事多想着点他们的不便,耐心听听他们的唠叨——这些细节里藏着真正的尊重。

“慈幼”也不是无原则宠孩子,而是用智慧去爱护。孩子像棵小树苗,既要给他阳光雨露(关爱),也要及时修剪歪枝(管教)。蹲下来和孩子平视说话,理解他们天马行空的想法,犯错时讲道理比打骂更有用。

这个成语最妙的是把“老”和“幼”连在一起说。一个社会对待最弱群体的态度,就是它的文明温度计。公交车上让座、帮老人提重物、对孩子温柔以待,这些小事堆起来,就成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境界。

简单说,它提醒我们:对待老人要像对待自家爷爷奶奶那样恭敬,对待孩子要像对待自家儿女那样用心。人人这么想,社会自然暖融融的。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