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雨巾风帽》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遮雨的巾帕,挡风的帽子”,但实际是用来形容人四处奔波、辛苦劳碌的状态。就像一个人顶着风雨赶路,装备简陋却不得不坚持前行,画面感很强。
它的精髓在于用日常物品生动勾勒出生活的不易——没有华服庇护,只有最朴素的工具对抗环境,暗含了普通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比如现代人加班到深夜、冒雨赶地铁的场景,就和成语里的意象神似,让人瞬间共鸣。
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以小见大”:看似写物品,实则刻画人生。不需要直接说“辛苦”,风雨中的巾帽自带故事感,比直白的抱怨更有力量,还透着一股苦中作乐的幽默感——毕竟风雨再大,有块布挡着也算种智慧。
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