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鸭惊鸳鸯

出自 宋代 梅尧臣 《打鸭》

释义:比喻打此而惊彼。

现代解析

“打鸭惊鸳鸯”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为了驱赶鸭子,结果把旁边的鸳鸯也吓跑了。它用来形容做事方法不当,本想解决一个问题,却意外牵连了其他无辜的人或事,造成“误伤”。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提醒我们处理问题时要讲究方法,避免“一刀切”或鲁莽行事。比如老师为了惩罚几个调皮学生,让全班罚抄课文——这就是典型的“打鸭惊鸳鸯”;或者小区灭蚊时喷洒过量农药,结果把居民养的花草都毒死了,也是这个道理。

它的魅力在于用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赶鸭子时惊飞水鸟),生动地揭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管理智慧:解决问题需要精准施策,否则好心可能办坏事。就像用大喇叭叫某个孩子回家吃饭,结果整栋楼的居民都被吵醒一样,这种“连带伤害”往往源于考虑不周。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