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飧虎咽

出自 明代 凌濛初 《初刻拍案惊奇》

释义:亦作“狼餐虎咽”。

现代解析

“狼飧虎咽”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像狼一样吞食,像老虎一样吞咽”,用来形容人吃东西时又急又猛的样子。

想象一下:狼和老虎在野外捕猎时,为了抢食或防止被抢,会大口撕咬、快速吞咽,顾不上细嚼慢咽。用这个画面来形容人,就特别生动——比如饿极了的人顾不上形象,或者有人为了赶时间囫囵吞饭,甚至贪吃的人见到美食直接“光盘行动”,都能用这个成语来调侃。

它背后还藏着一点小幽默:把人的吃相比作野兽,既夸张又贴切,让人一听就能脑补出画面。不过要注意,这词略带贬义,如果形容别人,可能显得不太礼貌,但用来自嘲或开玩笑就很传神。

简单来说,“狼飧虎咽”= 吃相狂野,速度惊人——下次见到有人风卷残云般干饭,你就知道用哪个词啦!

凌濛初

凌濛初(1580年6月18日~1644年),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一字彼厈,别号即空观主人,行十九,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晟舍)人。明代文学家、小说家和雕版印书家。十八岁补廪膳生,后多次赴考均未中。崇祯十七年(1644年),被农民起义军围困于房村,率众抵抗,呕血而死。 其著作《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与同时期文学家冯梦龙所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二拍”,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代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