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弊绝

出自 宋代 周敦颐 《拙赋》

释义:见“弊绝风清”,形容社会风气良好,贪污舞弊等坏事绝迹。也说风清弊绝。

现代解析

“风清弊绝”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风气清明,弊端绝迹”,形容一个地方或环境治理得非常好,歪风邪气被扫除干净,社会氛围健康向上。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1. 画面感极强
就像闷热的夏天突然吹来一阵清风,扫净了空气中的灰尘。这个成语用“风清”比喻良好的社会风气,用“弊绝”形容有害现象彻底消失,一正一反的对比让人瞬间联想到干净、舒爽的环境。

2. 暗含治理智慧
它不单是描述结果,更隐藏着方法论:要根治社会问题,不能只靠打击表面现象(“弊绝”),更需要培育正气(“风清”)。就像治病既要退烧更要增强免疫力,二者结合才能长治久安。

3. 现代依然鲜活
小到班级班风建设,大到反腐倡廉,只要是用正气取代歪风的地方都能用这个成语。比如形容某个单位经过整顿后:“现在这里风清弊绝,大家都能凭真本事吃饭了”——既有古典韵味,又接地气。

周敦颐

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周敦颐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