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天迷地

出自 明代 许仲琳 《封神演义》

释义:同'遮天盖地',形容数量多,所占的面积很大。

现代解析

“遮天迷地”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遮住天空,迷住大地”,听起来就很有画面感。咱们可以想象一下:比如沙尘暴来了,漫天黄沙把太阳都挡住了,地上的人也看不清方向,整个天地都被搅得昏昏沉沉——这就是“遮天迷地”最直观的场景。

不过它真正的精髓是用来形容某种势力或现象规模极大、影响极广,甚至让人感到窒息或迷失。比如:
- 古代打仗时千军万马扬起的尘土,能让战场“遮天迷地”;
- 现代社会某些虚假广告铺天盖地,也可能让人产生“遮天迷地”的压迫感。

这个成语的妙处在于用“天”和“地”这两个最大的自然事物做对比,一下子就把“覆盖面极广、控制力极强”的感觉传递出来了。它比单纯说“规模很大”更有冲击力,还带着一种让人无处可逃的压迫感,比如:
- 权力膨胀到“遮天迷地”,可能暗示腐败横行;
- 谣言传播到“遮天迷地”,说明真相被彻底掩盖。

简单说,当你看到某个事物像暴风雨前的乌云一样笼罩一切,让人喘不过气又躲不开时,用“遮天迷地”准没错。它既是夸张的比喻,也是深刻的警示。

许仲琳

许仲琳(约1560—约1630),亦作陈仲林,号钟山逸叟,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人,生平事迹不详,明朝小说家。他生活在明代中后期。著有知名小说《封神演义》,因此而得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