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绿愁红

出自 宋代 柳永 《定风波》

释义:指经风雨摧残的绿叶红花。

现代解析

《惨绿愁红》这个成语用颜色来比喻人内心的悲伤情绪,非常形象。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惨绿"的"绿"不是春天那种鲜亮的绿,而是像发霉的菜叶那种暗淡的、病恹恹的绿色;"愁红"的"红"也不是喜庆的红,而是像快要凋谢的花那种蔫巴巴的红色。两种颜色叠在一起,立刻让人联想到一个人垂头丧气、无精打采的样子。

这个成语妙在不用直接说"我很伤心",而是用大家都能看到的颜色来传递情绪。就像我们现代人用"整个人都灰了"形容沮丧一样,古人用褪色的红绿来表达同样的感受。特别适合描写那种说不清道不明,但又挥之不去的忧郁心情。

比如看到雨后满地落花,或者秋天树叶变黄飘落时,用这个成语就特别贴切——既写出了眼前看到的暗淡颜色,又道出了心里感受到的哀愁。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