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难不苟

释义:临:面对。难:危难。苟:苟且。指遇到危难不苟且偷生。也作“临危不苟”。

现代解析

“临难不苟”这个成语的意思是:面对危险或困难时,不随便应付,不轻易退缩,而是坚守原则、认真对待。简单来说,就是“遇到难事不糊弄”。

拆解分析:
1. 临难:指遇到危险、困境或重大考验。比如灾难突发、利益诱惑、道德抉择等关键时刻。
2. 不苟:“苟”是随便、马虎的意思,“不苟”就是不放低标准,不妥协让步。比如不偷工减料、不说违心话、不做亏心事。

核心精神:
- 底线思维:再难也不突破自己的原则,比如医生坚守救人职责,即使疫情危险也不逃避。
- 责任担当:不因为困难就甩锅或敷衍,比如工作中遇到难题依然认真解决。
- 人格闪光点:越是艰难时刻,越能看出一个人的真实品格。

生活例子:
- 学生考试时不作弊,哪怕题目再难也坚持自己答;
- 消防员冲进火场救人,明知危险也不退缩;
- 普通人捡到贵重物品,即使缺钱也主动归还。

误区提醒:
这不是鼓励蛮干,而是强调在原则问题上不妥协。比如遇到歹徒,普通人优先报警而非硬拼,这也是“不苟”(不违背保护生命的原则)。

为什么值得学?
社会需要这种“靠得住”的品质。小事上马虎的人,大事往往也容易动摇。能在困难中守住本心的人,最终会赢得信任和尊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