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十失五
出自 《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释义:谓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
现代解析
“拔十失五”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选拔十个人,结果看走眼五个”,用来形容选人时眼光不准,淘汰了很多真正有才能的人。它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在评价他人时容易犯的毛病——要么标准太死板,要么带着偏见,最后把珍珠当鱼目扔掉了。
生活中处处能看到这种现象:比如公司招聘只盯着名校文凭,结果漏掉了实战能力强的求职者;学校选班干部只看考试成绩,忽视了有领导潜力的孩子。这个成语提醒我们,识人不能光看表面标签,就像挑西瓜不能单凭个头大小——敲一敲听声音,看看纹路,综合判断才不容易“走宝”。
它更深层的智慧在于揭示了选拔制度的局限性。任何标准都有漏洞,就像用渔网捞鱼,网眼太大漏大鱼,网眼太小留杂质。真正高明的做法是保持开放心态,给“非常规人才”留机会,毕竟韩信当年还受过胯下之辱,姜子牙八十岁才遇到周文王呢。
这个成语至今鲜活,因为它戳中了人类永恒的认知弱点——我们总倾向于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快速判断他人,而“拔十失五”就像一记响亮的提醒:慢下来,多维度看人,才能少埋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