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为一谈

出自 唐代 韩愈 《平淮西碑》

释义: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现代解析

“并为一谈”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把不同的事情或观点混在一起说,不加区分,当成一回事。

简单来说,就是“把两件不相干的事搅和在一起”。比如:
- 有人把“勤奋”和“死读书”混为一谈,认为努力就是不懂变通,这就是典型的“并为一谈”。
- 讨论问题时,如果硬把别人的观点曲解成另一种意思,然后加以反驳,也是“并为一谈”的表现。

这个成语提醒我们,看问题要清晰,别把不同的概念模糊处理,否则容易造成误解或争论。它的精髓在于强调“分清楚”——该分开的别硬凑,该辨别的别混淆。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