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缪帷幄

出自 《陈书·世祖纪》

释义:犹运筹帷幄。谓在军营帐幕之中谋划军国大事。

现代解析

“绸缪帷幄”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其实讲的就是“提前做好周密准备”的意思。咱们可以拆开来看:

1. 绸缪:原指缠紧绳子(比如绑东西),后来引申为“提前把事情安排妥帖”。就像出门旅行前查天气、装行李、订酒店,这就是“绸缪”。

2. 帷幄:古代将军打仗时用的帐篷,代指“决策的核心场所”。比如公司开会的小会议室,或者家里商量大事的饭桌。

合起来,这个成语的画面感很强——一个人躲在帐篷里(或办公室里)反复琢磨,把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想透了,方案也准备得滴水不漏。它强调的是两件事:
- 主动性: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早早就开始布局;
- 细致性:连细节都考虑周全,像下棋多看三步。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
比如你想开个小店,提前半年考察位置、研究竞争对手、算好成本,连停电断网这种意外都准备了备用方案——这就是“绸缪帷幄”的实操版。

它的魅力在于,用短短四个字就把“深谋远虑”和“执行力”打包在一起了,特别适合夸那些做事靠谱、总能防患于未然的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