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风波

出自 唐代 刘禹锡 《竹枝词》

释义:比喻突然发生的事故或纠纷。

现代解析

“平地风波”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平地上突然刮起的风浪”,用来形容生活中那些毫无征兆、突然冒出来的麻烦事或纠纷。

想象一下:你正悠闲地走在平坦的大路上,周围明明一片平静,却冷不防被一阵狂风掀了个趔趄——这就是“平地风波”的画面感。它强调事情的突发性和荒谬感,比如:

1. 意外性:明明一切正常,却突然因为一句无心的话、一个小误会,甚至旁人的多嘴,瞬间闹出矛盾。比如朋友聚餐时,有人突然翻旧账,让和谐的气氛一下子僵住。

2. 小题大做:问题本身可能不大,但被人为放大,像平静的水面被一颗小石子激起了大浪。比如同事间的小摩擦被传成“职场斗争”,越闹越离谱。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它用“平地”和“风波”的强烈反差,提醒我们:生活里许多麻烦其实本可以避免,只是人心复杂,有时一点火星就能点燃不必要的冲突。它的魅力在于既生动又带点无奈,让人一听就懂那种“好好的怎么就闹起来了”的憋屈感。

用起来也很灵活:可以自嘲(“我就问了句话,结果平地风波”),也能吐槽别人(“他俩又为芝麻小事闹得平地风波”)。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