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燃萁之敏”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燃烧豆萁时迸发的敏捷”,但它的内涵要深刻得多。
这个成语源自一个历史典故: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曹植才华横溢,但遭到兄长曹丕的猜忌。曹丕为了刁难他,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就要治罪。曹植急中生智,以“煮豆燃豆萁”(烧豆秸煮豆子)为比喻,暗指兄弟相残的悲剧,最终在七步内完成了著名的《七步诗》。
因此,“燃萁之敏”形容人在危急关头展现出的惊人机智和快速反应能力。它强调的不仅是聪明,更是在压力下依然能冷静思考、迅速找到解决办法的应变力。
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用“燃烧豆萁”这一具体场景,生动体现了急智的爆发性——就像火焰突然窜起一样,人的灵感也能在紧迫时刻瞬间迸发。它提醒我们,困境未必是绝路,反而可能激发出意想不到的潜力。
宁参
宁参,仁宗天圣间以将仕郎为白水县尉兼主簿、权知县事。事见清乾隆《白水县志》卷四《重修同州白水县狱记》。今录诗十首。